现在慢慢的变多的人选择办理移动流量卡,但在申请过程中,许多人容易踩坑。了解常见的五大误区,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荒度时间和金钱,确保你选到合适的流量卡。不管你是第一次办理,还是换卡升级,先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才能轻松应对流量卡申请中的各种陷阱。
流量类型:部分套餐宣传的流量有通用流量和定向流量之分,定向流量只能在特定的 APP 上使用。如果不仔细区分,有几率会使实际可用流量远低于预期。
合约期限:一些流量卡存在合约期限,提前解约可能需付违约金。在申请时若未注意到这一点,后期可能会因个人需求变化想更换套餐或注销卡时面临经济损失。
无限流量陷阱:市场上不存在真正的无限流量手机卡,一些宣称无限流量的卡往往存在限速、限量等限制条件,或者是物联网卡冒充,实际使用体验与宣传不符。
低月租大流量套餐:有些低月租大流量套餐是各地运营商为线上拉新活动特别推出的限时优惠新卡,优惠往往伴随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如规定期限内完成特定金额的充值、持续使用不中断等,一旦未满足条件,月租费用可能会跃升至原价甚至更高。
非正规渠道风险:通过路边推销、不明来源的链接或非正规的线上平台办理流量卡,可能会遭遇诈骗,如收到虚假卡、卡内套餐与宣传不符、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
线下营业厅限制:虽然线下营业厅办理相对安全,但有几率存在套餐选择少、优惠力度小等问题,且办理过程耗时较长。
流量使用需求:没有通过你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正真适合的流量套餐,如常常使用视频类 APP 或需要在外地使用流量的用户,若选择了本地定向流量多但通用流量少的套餐,有几率会使流量不够用或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用。
年龄及地区限制:部分流量卡对申请年龄和地区有限制,如 16 周岁以下或 60 周岁以上的用户可能没办法办理,某些地区可能属于禁发地区。如果不了解这些限制,申请后可能会被拒审。
实名认证不规范:办理流量卡时未进行实名认证或实名认证不规范,如提供虚假信息、冒用他人身份等,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同时也无法享受运营商的正常服务和保障。
激活及充值要求:部分流量卡有特定的激活方式和首充要求,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激活、通过特定渠道首充一定金额等,若未按要求操作,可能没办法享受套餐优惠或导致卡无法正常使用。
1、激活当月起每月叠加45G通用流量,合约期为12个月到期自动取消。合约期内套内流量总共80G,套餐内当月未使用完流量不可结转至次月、套餐内流量不可转赠。
2、套餐外资费标准为国内通用流量5元/GB,循环计费,当月套外流量计费用达到600元后,停止当月流量使用功能,次月恢复。国内主叫0.1元/分钟,国内被叫免费,国内点对点短信0.1元/条,含来电显示
3、套餐包含基础版5G消息安全提醒服务(该服务有效期12个月合约期内不产生费用,合约到期会后,自动取消。)提供包含5G消息涉诈网址检测提醒、涉诈短信检测提醒、涉诈通话检测提醒及骚扰拦截功能。
4、优惠期内仅需29元/月50G全国通用流量+30G全国定向流量,到期后恢复原月租,
注意:激活完成后立即充值,30分钟后再插卡使用,以免影响流量包叠加激活后自动添加流量不要自行取消,若进行取消后没办法再次添加